上海师范大学刘耘华教授来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讲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05-27 | 浏览次数:49

2018年3月20日下午13:00,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在行政楼406会议室迎来了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刘耘华教授,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的众多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刘教授的一场关于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学术讲座“一个汉学概念的跨国因缘——关联思维在欧洲的思想来源及生成语境”,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

DSC_5934.JPG

首先,刘教授为大家解释了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两种研究范式的区别,将听众逐渐引入了比较文学的领域,以及当日讲座的主题,即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关联思维”研究与应用。

然后,刘教授认为西方思维属于“因果思维”,是时间性的理性思维;而东方的思维属于生命性的美学与感性思维。葛瑞汉、李约瑟首先在西方使用了“关联思维”这一词,找到了“关联思维”的出处,接下来刘教授又指出了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如美国学者安乐哲教授认为是葛兰言使用了这一概念。

接下来,刘教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关联思维”在西方产生的渊源及发展的历程。第一,刘教授认为怀特海《过程与实在》中的“实在与过程相即”,区别了“真的世界(精神世界)”与“假的世界(经验世界)”,刘教授认为怀特海所谓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关联思维”,是一种美学的与感性的秩序。第二,刘教授认为荣格的心理学从《易经》卦爻之间的共时性和藏传佛教“曼陀罗”图像之圆中有方的东方思想两个方面展示出了东方多种变化的“关联思维”。第三,刘教授又通过葛兰言的东方思想之“变”与西方思想的“不变”的差异来展示东方思想的“关联思维”。

之后,刘教授又分析阐释了“关联思维”在欧洲产生的背景之生成语境。一方面,他从西方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工业化对人的物化造成了新一代哲学家如尼采、歌德、伯格森等对生命哲学的推进,因而对东方思想充满了向往;另一方面东方学本身的兴起也促进了西方学者对东方思想的重视,东方的“关联思维”也进入了西方学者的眼界。刘教授最终得出了结论:“关联思维”的东方渊源与在西方的生成语境形成了这个汉学概念的跨国因缘。

DSC_5937.JPG

最后,刘教授和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解答了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会后,众多教师又和刘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比较文学不是两个作家或作品生硬的对比与对照,而应该是遵循比较文学研究范式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历史研究或阐发研究,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研究,刘耘华教授的讲座不仅为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的师生展示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其研究本身就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佳案例。同时刘老师的这次关于东西方思想交流与渊源与中国思想对西方的影响的讲座对中国当下“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密切相关且意义深远,对跨文化交流和外语专业新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一级学科建设都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同时这次讲座开阔了师生今后学习和研究的新的思路,对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必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撰稿:刘现合 摄影: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