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经国务院同意、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阶段性总结各地发展情况,10月27日,农业农村部在威海开展了全国沿海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集中调研活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威海市市长闫剑波、副市长高书良等领导出席调研活动。本次研讨活动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养殖处处长陈家勇主持,沿海15个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并围绕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作了交流发言。

研讨强调,我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已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渔业的发展和水产品的供应将主要依靠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今年全球的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水产品进口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水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促进畜牧水产养殖业全面发展”。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加快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项工作任务。

研讨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狠抓规划编制发布和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各地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省、市两级的规划发布和县级的养殖证核发进度,切实加强养殖证执法检查,对符合规划的合法养殖主体依法核发养殖证,不符合规划的依法拆除。
二是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以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建立健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示范推广一批先进技术模式;研究制定实施《全国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发展规划》,依法核发养殖证,引导深远海养殖规范有序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发挥科研和推广系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现代种业、疫病防控、健康养殖、装备升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提高科技的转化应用水平。
四是规范水产苗种生产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苗种生产经营许可审批和进出口审批;严把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关,全面实施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严把品种审定关,完善新品种审定评价指标和程序;组织开展水产种质资源登记,完善水产新品种测试体系,推进重点品种联合育种。
五是强化水生生物安全。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处置,完善渔业官方兽医队伍,支持渔用疫苗研发推广,加快推进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建设,加强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及监督执法,加强用药指导,整肃水产养殖投入品乱象,推动渔用非规范药品等投入品依法纳入监管范围。
六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把宣传工作作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以重大主题宣传为抓手,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以舆论引导为重点,有效应对舆情事件,把握话语权和主导权;充分利用好网络等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主动占领阵地,打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舆论主动仗。
另外,要统筹用好各项专项资金,做到合理分配,努力覆盖养殖尾水治理、养殖装备升级、渔港建设等绿色发展关键环节。

调研活动期间,各代表还现场观摩了长青、泓泰、楮岛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荣成市海洋食品博览中心发展情况。集中研讨期间,张显良局长还授予了威海市“威海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牌匾;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集美大学教授江兴龙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新闻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