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成立大会在江苏中洋集团召开。本次会议得到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大力支持,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行业发展处处长王雪光,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以及江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渔业相关负责人,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媒体代表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王悦主持。

(图: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致辞)
江苏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致欢迎辞,他说,中国蛙类产业发展是由市场拉动的,且只有短短十年,诸多原因造成了行业无序发展。尾水排放导致的环保问题、高密度养殖带来的药残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蛙类产业发展的痛点。但同时,市场需求巨大,与小龙虾产业相比更具有全季特征,未来前景广阔。为解决行业痛点、规范发展蛙类产业,中洋集团已经有所探索,建立了从下游市场、中游加工到上游养殖的全产业链模式,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能单靠一个企业,更需要同仁共同的努力。此时,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成立显得十分重要。借助分会的纽带和桥梁,聚力于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所、大学、专家和会员单位,通过政策指引、行业自律、专家指导和市场引导共同解决行业的痛点问题,引导蛙类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做到万亿规模大品类,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

刘小维代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致辞,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拥有大江大湖及海岸线,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品丰富多彩,拥有深厚的渔业文化,渔业经济领先全国。蛙类作为特色养殖水产品,在养殖端形成了一定规模,消费端深受年轻群体喜爱,前景巨大。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成立将对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蛙类养殖、流通以及加工等蛙类产业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提到,蛙类产业发展迅猛,但技术落后、疫病防控、药残超标、尾水排放等问题也十分突出。他希望分会为推动蛙类产业规范有序生产做出贡献。对于蛙类行业健康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切实保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将蛙类纳入水产品养殖规划当中;其次解决蛙类养殖技术问题,在苗种、疾病监测和预防、饲料、尾水处理等方面形成新的体系;第三,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将产业做大做强。要在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品牌、产品质量、养殖技术标准上狠下功夫,解决行业问题,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致辞,他提到今年蛙类被国家纳入水产养殖范畴,行业欢欣鼓舞。但同时,环境、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成立将是一个契机,希望分会协同行业内成员,通过行业自律,步步为营解决问题,出台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蛙类产业规范生产,合作共赢。崔和会长宣读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成立的决定”,并宣布聘任江苏中洋生态鱼类股份有限公司刘大勇总经理为养殖蛙类产业分会首届会长。
刘大勇会长讲到分会成立之后,将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分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完善行业产业链,从上游养殖、中游加工、下游市场各环节展开科研攻关,通过产业链优势为供应链赋能,以纵向合作、横向交流,推动产业规范发展;三是开展蛙类保种、育种、新品种开发等科学研究。
刘大勇会长宣布了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组织框架: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王悦副秘书长、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郭异忠总裁担任分会常务副会长;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市鸿益饲料有限公司、浏阳市北洪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抚州市东乡区蛤蟆头养殖专业合作社、厦门东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分会副会长单位。组建了由行政及科研团队组成的专家顾问组。会员覆盖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11个省份,形成以牛蛙、黑斑蛙、棘胸蛙等品种为主体的蛙类养殖、饲料、加工、动保、餐饮和贸易企业为成员的分会框架。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等领导为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专家颁发证书并揭晓了分会会徽。郭异忠常务副会长宣读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工作细则和产业自律公约》。
会议期间举行了养殖蛙类产业分会与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依托各自优势,共建蛙类产业新秩序,将蛙类产品打造成万亿规模大品类。
在产业对话环节中,养殖蛙类产业分会刘大勇会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孟智斌研究员、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长张春晓院长、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郭异忠总裁、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天猫生鲜负责人沫海参加讨论,大家分别就生态安全保护、养殖规范和产品品质、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新零售模式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
孟智斌表示,在蛙类产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生态安全的保护,全面做好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定,合理利用和保护。张春晓讲到,蛙类产业机会与风险并存,产业发展中不仅要注意环境安全、食品安全,还要关注生态安全、产品品质和品牌,完善标准体系。郭异忠认为,应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专门立项解决行业发展的痛点,用科技为产业赋能。沫海提到互联网催生了消费需求、消费者及零售链的改变。蛙类产品具有成为互联网爆品的潜值,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以消费者诉求为导向,创新思维、方法、路径,方能赢得市场。
会议同期召开了养殖蛙类产业分会一届一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张大勇等3人担任分会副秘书长议案,与会代表就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进行了探讨,并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中洋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听取了中洋集团广东清远牛蛙产业基地的介绍。中洋集团致力于打造牛蛙全产业,深入养殖环节,采用全新绿色渔业发展理念进行生态化、工厂化养殖。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中心共建国家级牛蛙保种基地、新品种研发基地、牛蛙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将牛蛙产业导入健康有序、高质高效发展大道。
本次会议集结了蛙类全产业链从业者,构建了广阔的产业交流平台,通过分会的成立,加强业内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结合,共同推进我国蛙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闻来源:渔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