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全国渔船渔港管理专家委员会年度工作会暨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工作总结推进会在北京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共同主办。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杨坚,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副局长韩旭,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党委书记、副站长张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祥明,沿海各省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及渔船渔港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图: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杨坚)

(图: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

(图: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

(图: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韩旭)
崔利锋在致辞中指出,2020年2月,全国渔船管理专家委员会和全国渔港管理专家委员会(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渔船渔港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渔船渔港的管理工作从此有了一个集聚专家智慧和科学民主决策的平台。总站学会将切实落实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服务优势,认真履行秘书处工作职责。一方面,做好专家委员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发挥专家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倾听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架好沟通交流的桥梁,推动相关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杨坚代表专家委员会讲话时指出,2020年,专家委员会积极建立工作机制,发挥专家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础情况;强化法规支撑,推动制度建设;提供政策调整咨询服务,推进渔获物管理。2021年,两个专家委员会将在2020年已开展相关工作基础上,紧密围绕渔船、渔港管理中心工作,在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领导下,继续为渔船、渔港管理改革相关方面的工作做好调查研究、决策咨询、制度设计和技术支撑等服务工作,推进“十四五”期间渔业现代化建设。
张显良指出,目前,“十三五”渔船渔港管理和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海洋渔船双控和捕捞产量控制目标提前完成,限额捕捞试点全面启动;二是渔船总体结构持续优化,船况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综合管理改革稳步推进。但当前渔船渔港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渔船问题仍然突出,渔港问题不容乐观,限额捕捞任重道远等问题。
张显良要求,谋划渔船渔港和资源保护工作,不应仅限于当下,而应放眼长远,为“十四五”乃至2035年的捕捞业管理改革做好谋篇布局工作,重点要做到四个“强化”。 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渔船渔港各项管理工作协调开展;二要强化开拓创新,建立以渔港为中心的渔业闭环管理新机制;三要强化开拓进取,建立捕捞总量控制和分品种限额捕捞相结合的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四要强化智力支撑,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图:会议期间,韩旭宣读了专家委员会成立文件,张显良为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主任黄其泉、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唐议、永利娱场城官网首页入口副教授吕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程家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硕、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邹国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资源养护处副处长李苗等七位专家就渔船渔港和限额捕捞、海洋渔业资源健康评价体系、休闲渔船管理办法编制等内容进行专题汇报。

当天下午,全国渔船管理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就全国渔船管理专家委员会2021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集中研讨,沿海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全国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就“十四五”渔船渔港、总量管理及限额捕捞等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
新闻来源:渔知事